我原供职于省政府法制办,主要负责法制研究中心和杂志编辑工作。在行政机关做到正处级,也就到职务天花板了。可我总觉得自己还有价值没有充分挖掘。搞了大半辈子法治理论,如果做律师搞实务当另有一番天地。可是有一个最大的“拦路虎”,那就是法律职业资格考试。我当年54岁,下决心一博参加法考,心想大不了草席上滚到地上呗。虽然职务在身工作很忙,但业余时间仍坚持看书做题。2014年第一次参加法考,就“意外”通过了!接下来提前退休,经过考察,加入了江苏振泽律师事务所,开始做实习律师。
放下身段,从零开始
我从正处级领导,转身成为一名实习律师,可并不华丽,许多落差伸手可触。原先有一个间22平米的单间办公室,现在只有一个卡座不到2平米,虽然是临时安置,但落座还是感到尴尬。参加培训时,一个半老头跟年轻人挤在一起,总会引来好奇目光,如针刺般难受。讲课老师原来都是朋友,四目相对,两张红脸,后来干脆避而不视。面试时候,年轻的美女主考官见我进门,一时脸红面若桃花,我是一时脸黄面若菊花。好在我都捱过来了,我暗暗对自己说,一定要放下身段,一切从零开始!
实习期间,在李小兵主任直接指导下以及同仁们的关心帮助下,成功地办了几起案件,初步得到认可。如有一起招投标造假案,我向主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,列举的证据确凿充分,文书逻辑严谨自洽,引用法律准确,复议机关当即依法取消了第一名的中标,我们的委托人顺利递进成为中标人。又如某变压器厂厂房被强制拆除案,强拆机关分文不付,我们代理该厂申请行政复议,经过复议程序后,该厂获得2360万元的赔偿,做到案结事了、双赢共爽。
自带标签,一专多能
因我是从省级机关提退的,又长期从事政府法治研究,所以就自动带上的“擅长行政法”的标签。有标签好处是做行政法领域的案件,无论是复议、诉讼,还是顾问、策划等非诉,人们对于理论功底、实务判断等是认可的、信任的;不好处是对其他领域的案件是否精深,委托人难免有所疑虑。其实在省法制办研究中心,我对法律的研究是以行政法为核心带动其他领域全方位研究的,因为行政法的触角必然伸向法律的方方面面,它不是空中楼阁,它是建立在各个方面厚实的基础之上的,就像金字塔,如果行政法是塔尖,那么是需要各个方面的法律知识一层层码上去的。
我的做法是,扬我所长、补齐短板,即先把行政案件做到漂亮,以行政案件为切入口,拓展其他案源。执业近10年来,我在行政法领域办了不少成功的案件,在该领域有了一席之地。除了上面的两个案例外,还有以下案例:苏美达集团被南京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处罚(罚款),苏美达委托我们申请行政复议,经过复议机关调解,双方达成和解协议,实现双赢;徐某上班途中因路面不平摔成植物人,某区人社局不认定为工伤,我代理徐飞申请行政复议,后区人社局撤销原来的决定,改为认定工伤,使这个原本深陷绝望的家庭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;某港口公司6台吊机被强制拆除案,该公司委托我们代理提起行政诉讼,后法院判决确认行政机关强拆的行政行为违法,取得了胜诉;某公司不服省市场监管局对企业名称的处理决定,委托我申请行政复议,复议机关决定撤销了原机关的处理决定。相对方(第三人)不服,提起行政诉讼,我代理公司打赢了这场行政诉讼;顾某的养猪场被强拆,顾某委托我提起行政赔偿,经过一审、二审和再审,经过调解,终获360万元赔偿;苏某商场被征收案,某区政府作出给予181万元的补偿决定,一审委托了其他律师,败诉,二审委托我,我与省高院反复沟通,提供新证据,经过多轮协商终于达成和解协议,某区政府补偿苏某1450万元。类似的案件还有很多。我做行政案件的特点是,善于沟通协调,平衡各方利益,通过调解、和解实现化解行政纠纷,实现案结事了、定分止争、双赢共爽的目标,达到法律效果、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。我的行政法业务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广泛认可,2017年度获得南京市律协十大优秀行政业务大奖,还成为实习律师讲师团讲师,从台下听课走到台上讲课。
通过行政案件取得当事人的高度信任后,以此为切入口,拓展相关联的民商案件。与行政法关联性较强的纠纷主要有:土地出让与转让纠纷(民、行交叉)、不动产权属纠纷、遗产继承纠纷、物业管理纠纷、股权纠纷、重大合同纠纷等。我在这些领域拓展了不少案源,有不少成功的案例。这里限于篇幅,仅举几例:韩某、杨某诉某世界500强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,该公司委托我代理,该两案一审和终审我方均胜诉;钱某与潘某民间借贷案,我接受潘某的委托后,发现该案是套路贷,经过开庭审理,法院裁定为套路贷,移送公安机关侦查;丁某与陈某股权转让系列案,一审不是我代理的,判决(裁定)对丁某极其不利,二审丁某委托我们团队代理后,我们仔细查阅案卷、分析研究,经过调整思路,与法官密切沟通,最终扳回了不利局面,委托人很满意。
组建团队,胼胝拓路
律师行业竞争激烈,单打独斗很难做大做强,专业化和团队化将是必然方向。我所是一个中型所,虽然不大,但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行;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”,我所走的是“中而专”、“中而精”的道路,精兵强将很多,尤其是合伙人,家家抱荆山之玉、人人握灵蛇之珠。尤其重要的是,我所几十年来形成了“专业、专注、互助、和谐”的律所文化。我为在这样的平台工作感到温暖幸福,同时这样的平台也为我的发展提供了契机。于是我在这样的平台上组建了团队,目前有七、八个人(含镇江分所),团队成员中各有所长,有的擅长行政法,有的擅长民商事,有的擅长行政事务,是一个团结协作、优势互补、综合实力较强的团队。团队组建后,逐渐产生了化学反应,其膨力和张力有了几何级的增长。
我的设想是,这个团队以行政法为基座和核心,带动其他领域的业务齐头并进、全面发展。为什么有这个底气?因为我发现,民商中含有行政因素,行政中含有民商因素,既精通行政法,又比较精通民商法,精通两头,能真正吃透案件,透视案件本质,抓住问题关键,找到案件的“案眼”,实现精准、高效、高质的代理。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所在,也是今后拓展业务的方向。尤其是在行民交叉、行商交叉、行经(济)交叉部分,将是我们今后拓展业务的重中之重。
臧巨凯律师简介
江苏振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、行政诉讼中心主任,江苏振泽(镇江)律师事务所主任,江苏省行政与经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、副秘书长,(曾任)南京市律师协会立法与行政法业务委员会副主任、(曾任)镇江市政府法律顾问,江苏省仲裁学会会员,(曾任)扬州市政府法律事务专家库成员,(曾任)南京市建邺区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,南京江北新区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,常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,获得2017年度南京市律协十大优秀行政业务大奖。
合作伙伴:股票索赔123网
联系电话:025-68571899
联系邮箱:554918895@qq.com
地址/Add: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99号长江贸易大楼22楼
2022 江苏振泽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
技术支持:南京摆渡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